08月23日
熱度:
P2P 是當下的熱詞,有倆個語景,一個是指分布式點對點網絡(Peer to Peer network).這是區塊鏈的底層網絡。由此衍生出分布式記賬,和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
另一個是互聯網金融,個體之間(person to person) 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借貸融資。這個現在成為熱詞,是因為P2P平臺頻頻爆雷跑路, 基本上全軍覆滅。
互聯網金融四年前開始興起,借助互聯網和科技金融的光鮮外衣,攻城掠地,風頭無倆,基本上,電梯里,地鐵上,各種主要的戶外媒體廣告都被其占領,數百億的P2P平臺比比皆是。
其實P2P的融資模式一直是中國民間金融的主要模式,中國現有的銀行和資本體系實在是無法滿足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也無法提供足夠豐富點理財產品滿足草根化的投資需求。投和融之間巨大的匹配需求是P2P平臺肥沃的土壤。
理論上,依托互聯網作為信息中介和對接渠道,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依據概率法則,應該可以構建一個可以信賴的信用和風險管理體系,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穩定的支撐。
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只是將互聯網作為市場和推廣手段,所謂的大數據風控,在中國當下數據缺失,成本高昂的情況下,也只是徒有其表。而且絕大多數P2P平臺的核心都是營銷驅動。所謂產品都是來自不同形式的收益錯配。最終淪為龐式產品。在當下去杠桿的大環境下,監管稍微收緊,就風險暴露,聯鎖般的爆雷。
在如此灰暗的時刻,P2P是不是就是徹底的灰飛煙滅?
新華社:資產上“鏈”,破解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痛點